DB??

欢迎访问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 | 信息门户 | 邮件系统 | English
轻纺与食品学院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对外交流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工作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 | 泸州老窖高校大讲堂走进四川大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09:23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金秋如画,大地流金。9月20日,四川大学携手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泸州老窖”)共同举办的 “中国传统饮品鉴赏与文化传承进校园”高校大讲堂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四川大学-泸州老窖文化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中心、四川大学校友总会、体育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等校内多家单位协办。


名家集萃 多维开讲

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赵长生致辞

大讲堂活动现场,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赵长生在致辞中讲道:“泸州老窖用一杯酒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匠心、守正创新的精神与四川大学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传统高度契合。”

泸州老窖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张宿义致辞

泸州老窖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张宿义致辞表示:“四川大学作为川内最高学府,泸州老窖作为中国名酒的代表,一直以来,双方在产学研上建立起了深度合作关系,四川大学为泸州老窖输送和培养了大批技术科研、营销管理等全方位人才。”


来自不同领域的四位专家学者从多个维度分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酿造文化。

霍巍分享《文物里的“诗酒趁年华”》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进行题为《文物里的“诗酒趁年华”》的分享,以图文详实的史料讲述了各时期的酒文化。霍教授分享道,酒不仅是物质的产物,更是中华礼仪、文学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更贯穿了中国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

许正宏分享《时间同行的酿酒微生物世界》

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宏分享《时间同行的酿酒微生物世界》,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规律、酿造微生物群落功能、酒醅和窖泥理化特征、泸型酒风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阐述了“老窖出好酒”的科学原理。

夏玉玮分享《品鉴文化职场社交文化传承》

国家露酒评委、国家一级品酒师、国际侍酒师夏玉玮从《品鉴文化 职场社交 文化传承》三方面进行分享,结合实战案例,讲解了在商务宴请、社交沟通中的礼仪规范,特别介绍了泸州老窖首创的“中式特调酒”,将白酒与花果等天然食材创新融合,演示了如何用中国白酒调制出更符合当代年轻人口味和社交需求的潮流饮法,为传统注入新颖活力。

秦辉分享《数智化在传统酿造行业的应用与展望》

泸州老窖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辉以《数智化在传统酿造行业的应用与展望》为题做了分享,介绍了酿造食品产业的总体情况,并以泸州老窖为例,分享了酿造行业在智能酿造上的探索发展。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茶饮特调、酿造文化、闻香识茶、百味好物等互动打卡环节,将中国传统饮品鉴赏以独具创意的方式呈现出来:茶香型饮品的醇厚、老坛陈醋的创意勾调、创意茶饮的多元风味,企业文化专家的书籍签赠等,进一步展现了泸州老窖各类饮品的花式玩法与中国白酒的深厚底蕴。


成果频出 共研共创

此次“中国传统饮品鉴赏与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多层次、多领域校企合作实现全面提升。2022年,四川大学与泸州老窖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建并正式成立“四川大学—泸州老窖文化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创研中心”),联合培育硕、博士高层次人才,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深度开展文化创意和技术营销合作等。双方聚焦酒曲、微生物、酿造工艺、养生产品开发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迄今已成功开展3期合作,累计推进23项文化与科技合作项目,有效破解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

创研中心2025年管委会(扩大)会议现场

数载耕耘,硕果累累。19日下午,创研中心召开了2025年管委会(扩大)会议,双方围绕项目进展和下一阶段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四川大学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百年名校,泸州老窖是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鼻祖”,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四川大学与泸州老窖将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持续推进产学研成果落地,强强联合,共研共创。

 

关闭

Copyright © 2018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电话:028-85405836 028-85405840(院办)
028-85461730(党办)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微信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微信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